致敬抗疫英雄,铭记伟大历程
河南抗疫数据回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交通枢纽,面临着巨大的防控压力,根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河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15例,其中本土病例2,987例,境外输入病例2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198例,治愈率达47%;累计死亡病例22例,病死率为68%。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2年1月,河南省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高达到166例(1月10日),其中安阳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94例(1月16日),创下河南省单日新增最高纪录,郑州市在2022年1月疫情中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9例,许昌市累计报告405例,安阳市累计报告466例,洛阳市累计报告19例,周口市累计报告100例,商丘市累计报告96例,信阳市累计报告3例,驻马店市累计报告3例。
医疗资源投入与防控措施
面对疫情,河南省迅速行动,全省共设置1,287家发热门诊,指定147家定点医院,准备35,000张床位用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在核酸检测能力方面,河南省单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300万管,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10亿人次。
2022年1月疫情中,郑州市在1月5日至1月10日六天内完成了5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6,000万人次;许昌市禹州市在1月2日至1月20日完成了12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800万人次,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
抗疫英雄表彰
在河南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共有1,200名先进个人和400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其中包括:
-
医疗救治领域: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带领团队救治重症患者186例,治愈率达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余祖江团队累计收治患者327例,实现零死亡。
-
疾控系统:河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黄学勇团队完成病毒基因测序1,200余例,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郑州市疾控中心流调团队完成流行病学调查8,600余人次,追踪密切接触者15,000余人。
-
基层防控: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李娟连续工作90天,组织核酸检测28轮,服务群众50万人次;洛阳市涧西区武汉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红霞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排查返乡人员3,200余人次,服务隔离群众860户。
-
志愿服务:河南省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12万人次,参与疫情防控服务时长累计超过500万小时;郑州"雷锋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8,600余次,运送防疫物资120吨。
抗疫物资保障数据
疫情期间,河南省累计调配医用防护口罩6亿只,医用外科口罩3亿只,医用防护服1,200万套,护目镜560万个,医用隔离面罩780万个,核酸检测试剂3,500万人份,呼吸机2,800台,ECMO设备56台。
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河南省商务系统组织投放蔬菜85万吨,肉类28万吨,蛋类15万吨,奶制品12万吨,确保疫情期间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郑州市在2022年1月疫情期间,累计向封控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包260万份,覆盖群众780万人次。
复工复产与经济恢复
2022年3月,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7%,重点项目复工率达2%,全省一季度GDP增速达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03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1,320亿元,增长6%;进口710亿元,增长2%。
在助企纾困方面,河南省累计减免企业社保费286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8亿元,惠及企业6万家、职工420万人,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提供贷款2,860亿元,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1,780亿元。
抗疫精神永续传承
河南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不仅是对过去抗疫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动员,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已建成2,500个标准化发热门诊,储备8,000名流调人员,培训12万名核酸采样人员,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河南人民用坚韧和勇气书写了抗疫史诗,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基层工作者日夜坚守、无私奉献;从志愿者挺身而出、守望相助,到普通群众自觉配合、共克时艰,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感人的故事,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表彰大会最后强调,要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将其转化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