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连续7天无本土新增: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陕西疫情防控最新进展
根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陕西省已连续7天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数据标志着陕西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陕西省卫健委数据显示,11月8日至11月15日期间,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无新增本土病例,目前全省在院治疗的确诊病例共15例,其中轻型10例,普通型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3例,其中境外输入22例,本土1例。
近期陕西疫情数据回顾
回顾陕西省近期的疫情数据,可以看到防控成效显著,以10月份为例,陕西省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8例,无症状感染者156例,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和咸阳市,10月15日至10月22日的一周内,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而到了10月29日至11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已降至5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
具体到西安市的数据,10月份该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112例,10月8日单日新增达到峰值,当日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24例,经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到10月底,西安市单日新增已降至个位数,11月以来更是实现了多日零新增。
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
陕西省能够实现连续7天无本土新增,与全省上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密不可分,据统计,10月以来,全省共开展全员核酸检测15轮,累计检测超过1.2亿人次;排查密接人员3.8万余人,次密接7.2万余人,全部落实管控措施。
在疫苗接种方面,截至11月14日,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1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达3986万人,加强免疫接种人数突破20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91.3%,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82.6%,为构建免疫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点地区防控情况
以疫情较为严重的西安市为例,该市在10月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数据显示,西安市共划定高风险区26个,中风险区58个,累计管控人员超过50万人,全市设置核酸采样点超过5000个,单日最大检测量达到800万人次。
咸阳市作为另一个重点地区,10月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该市迅速对相关区域实施封控管理,共封闭小区12个,管控人员2.3万人,通过流调溯源,共排查出密接者1200余人,次密接者3000余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医疗救治能力保障
在医疗救治方面,陕西省共指定新冠肺炎定点医院48家,总床位超过1万张,重症床位800余张,负压病房200余间,10月疫情以来,全省累计收治患者194例,治愈出院179例,无死亡病例。
以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为例,该中心在疫情期间共收治患者87例,高峰期同时收治患者56例,中心配备医护人员600余名,其中省级专家30人,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统计显示,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4天,最短7天,最长21天。
物资保障与民生服务
在物资保障方面,陕西省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数据显示,全省储备医用防护口罩超过500万只,医用防护服100万套,核酸检测试剂500万人份,能够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为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西安市组织超过1万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配送生活物资包50余万份,咸阳市设立物资配送点200余个,日均配送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超过200吨,全省还开通了24小时民生服务热线,累计接听群众来电3.5万余次,解决实际问题2.8万余件。
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陕西省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统计显示,截至11月15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8.5%,重点项目复工率97.8%,西安市商场、超市复工率超过95%,餐饮门店恢复堂食比例达到85%。
交通出行方面,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正常通行,铁路日均发送旅客量恢复到疫情前的80%左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日均航班量已恢复至400架次左右,达到正常水平的70%。
专家分析与防控建议
陕西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连续7天无本土新增是一个积极信号,但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专家分析指出,陕西省本轮疫情传播链清晰,主要通过家庭聚集和社区传播,未出现大规模扩散,说明防控措施是有效的。
针对下一步工作,专家建议:一是继续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二是做好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共防;三是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加强免疫;四是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早发现能力。
陕西省连续7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内多地仍有散发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陕西省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