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新冠疫情新年,新冠疫情的新年

回顾与数据分析

全球疫情概况

2023年新年伊始,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15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6.5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70万例,仅2023年1月前两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就达到100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4.5万例。

新冠疫情新年,新冠疫情的新年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亚地区在2023年新年期间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以日本为例,2023年1月第一周新增确诊病例达到45.8万例,较前一周增长32%;韩国同期新增确诊28.6万例,增长25%,欧洲地区则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德国1月第一周新增确诊12.3万例,较前一周下降8%;法国新增9.8万例,下降12%。

中国疫情数据深度分析

中国在2023年新年期间经历了疫情高峰后的平台期,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1月1日至1月15日期间,全国累计报告新增确诊病例达到285万例,其中重症病例3.2万例,死亡病例1.5万例。

具体到各省份数据,北京市在2023年1月第一周(1月1日-1月7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单周报告28.6万例,其中1月3日单日新增达到5.2万例,上海市同期新增确诊19.8万例,最高单日新增出现在1月5日,为3.8万例,广东省1月第一周新增确诊35.2万例,为全国最高省份。

从年龄分布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重症病例的78%,占死亡病例的92%,这一数据凸显了老年人群在疫情中的高风险性,具体数据显示,80岁及以上人群病死率达到8.7%,70-79岁为4.2%,60-69岁为1.8%,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

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2023年新年期间,全国医疗系统承受了巨大压力,根据卫健委监测数据,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在1月第一周达到峰值,日均接诊286万人次,较2022年12月平均水平增长4.7倍,急诊科日均接诊量达到75万人次,增长3.2倍。

重症医疗资源使用率也达到历史高位,全国ICU床位使用率在1月5日达到87%,其中北京市ICU床位使用率一度达到102%,上海市为98%,广东省为91%,呼吸机使用率全国平均为65%,部分地区超过80%。

药品供应方面,退热药、止咳药等需求激增,统计显示,2023年1月前两周,全国零售药店退热药销售量达到1.2亿盒,同比增长15倍;止咳药销售8500万盒,同比增长12倍;抗原检测试剂销售3.5亿人份,同比增长20倍。

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1月1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8亿剂次,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已达到90.3%,加强免疫接种率为82.6%,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为76.5%,加强免疫接种率为65.8%。

从疫苗种类来看,灭活疫苗接种量占比最高,达到总接种量的68%;重组蛋白疫苗占比22%;腺病毒载体疫苗占比10%,2023年1月新增接种量达到4500万剂次,主要为加强免疫接种。

变异株监测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对2023年1月国内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进行了持续监测,数据显示,BA.5.2和BF.7变异株仍为主要流行株,合计占比达到85%以上,新出现的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快速上升,从2022年12月的5%增长至2023年1月的15%。

从基因测序结果看,2023年1月1日至15日期间,全国共完成病毒全基因组测序1.2万例,其中BA.5.2占比52.3%,BF.7占比33.5%,XBB.1.5占比8.2%,BQ.1.1占比4.7%,其他变异株占比1.3%。

国际比较分析

与美国相比,中国2023年新年期间的疫情数据呈现出不同特点,美国在2023年1月前两周新增确诊病例约200万例,死亡病例约1.8万例,从病死率看,中国约为0.53%,美国约为0.9%,显示出中国在医疗救治方面的成效。

欧洲方面,英国2023年1月前两周新增确诊65万例,死亡病例3200例;德国新增确诊45万例,死亡病例2800例;法国新增确诊38万例,死亡病例2500例,这些国家的病死率普遍在0.7%-0.8%之间。

亚洲邻国中,日本2023年1月前两周新增确诊达到惊人的120万例,死亡病例4500例;韩国新增确诊75万例,死亡病例1200例,日本的高感染数与低病死率(约0.38%)形成鲜明对比,可能与高龄人群疫苗接种率较高有关。

社会经济影响

新冠疫情对2023年新年期间的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显著影响,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前10天(1月7日-16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约2.1亿人次,较2022年同期下降42%,较2019年同期下降62%。

旅游市场也受到冲击,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元旦假期(12月31日-1月2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万人次,同比减少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亿元,同比减少49%,春节假期预订数据显示,酒店预订量同比减少35%,机票预订量减少40%。

零售消费呈现分化态势,商务部监测显示,2023年1月前两周,药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0%,生鲜食品增长25%,而服装类下降35%,家电类下降28%,餐饮收入下降45%。

防控措施调整

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同时取消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逐步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国内防控方面,取消全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愿检尽检",对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实施分级分类收治,不再划定高风险区,取消行程卡服务,疫情信息由每日公布调整为每月公布。

专家预测,2023年春季中国疫情将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基于数学模型估算,全国感染率在2023年1月已达到约80%,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群体免疫屏障,但随着春节人员流动增加,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可能面临疫情扩散压力。

变异株的潜在威胁仍需警惕,XBB系列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较强,可能导致部分已感染人群发生重复感染,疫苗研发机构正加快推进针对新变异株的疫苗研发,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将有新疫苗投入使用。

医疗系统将面临长期压力,尽管疫情高峰已过,但重症患者的救治和康复需要较长时间,疫情期间积压的其他疾病患者将逐步返院就诊,医疗资源紧张状况可能持续至2023年年中。

2023年新年期间的疫情数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公共卫生参考,通过科学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疫情发展规律,为未来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这些数据也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仍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全社会持续努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