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上海连续三天无本土新增,上海连续三天零新增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海疫情防控最新进展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上海市已连续三天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数据标志着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海连续三天无本土新增,上海连续三天零新增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11月12日至14日期间,上海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均为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也为0例,这是自今年夏季疫情反弹以来,上海首次实现连续三天"双清零"的良好态势。

上海近期疫情数据回顾

回顾上海近期的疫情防控情况,我们可以从具体数据中看到疫情发展的趋势变化:

10月份疫情数据(部分时段)

  • 10月1日-10月7日(国庆假期期间)

    •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累计23例
    •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累计87例
    • 单日最高新增:10月3日,新增确诊8例,无症状25例
  • 10月15日-10月21日

    •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累计17例
    •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累计63例
    • 单日最高新增:10月18日,新增确诊5例,无症状15例
  • 10月22日-10月28日

    •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累计12例
    •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累计41例
    • 单日最高新增:10月25日,新增确诊4例,无症状9例

11月份疫情数据(截至11月15日)

  • 11月1日-11月7日

    •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累计8例
    •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累计22例
    • 单日最高新增:11月3日,新增确诊3例,无症状7例
  • 11月8日-11月14日

    •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累计2例(11月8日1例,11月11日1例)
    •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累计5例(11月8日2例,11月9日1例,11月11日2例)
    • 11月12日起实现"双清零"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上海本土疫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0月初的单日新增超过30例,下降到11月初的单日新增不足10例,再到近期连续三天实现零新增,疫情防控效果显著。

各区疫情分布情况

根据上海市各区公布的疫情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疫情在各区的分布情况(以10月份数据为例):

  • 浦东新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98例
  • 闵行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感染者56例
  • 徐汇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39例
  • 静安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
  • 杨浦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
  • 黄浦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
  • 长宁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6例
  • 普陀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
  • 虹口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 宝山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
  • 嘉定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 金山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
  • 松江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
  • 青浦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
  • 奉贤区: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例
  • 崇明区:无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报告

从区域分布来看,浦东新区、闵行区和徐汇区是此轮疫情中受影响相对较大的区域,而崇明区在整个疫情期间保持了零感染的记录。

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上海能够实现连续三天无本土新增,与全市上下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密不可分,主要措施包括:

  1. 精准流调与快速处置:对每例阳性感染者开展深入流行病学调查,平均排查密接人员50人次以上,次密接100人次以上,确保风险人员及时管控。

  2. 常态化核酸检测:全市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超过1万个,10月份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1.2亿人次,11月份前半月已完成约6000万人次检测。

  3. 重点场所防控: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场所、文体娱乐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10月份累计检查各类场所25万家次,整改问题场所3200余家。

  4. 疫苗接种推进:截至11月14日,上海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5500万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9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超过85%。

  5. 跨省联防联控:与周边省市建立疫情信息互通和联防联控机制,10月份以来累计协查跨省密接人员1200余人次。

这些措施的严格落实,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链条,为近期实现连续三天无本土新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分析与建议

上海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表示:"连续三天无本土新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我们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但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国内多地仍有散发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专家组提出以下建议:

  1. 继续保持警惕:虽然连续三天无新增,但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可掉以轻心。

  2. 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发热门诊、药店等多渠道监测,提高早期发现能力,10月份全市发热门诊累计接诊患者约15万人次,检出阳性病例占比约为0.05%。

  3. 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数据显示,接种加强针后重症风险可降低90%以上。

  4. 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即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上海正有序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

  • 商业消费:主要商圈客流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5%左右,11月第二周全市线下消费金额同比增长约8%。

  • 交通出行:地铁日均客流恢复至950万人次左右,约为常态水平的90%;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日均航班量恢复至1200架次左右,客座率约75%。

  • 文化旅游:全市A级旅游景区开放率达95%,11月前两周累计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水平。

  • 学校教学: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均正常开展线下教学,高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活动。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巩固防控成果: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实"四方责任"。

  2. 完善应急机制:保持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快速响应、精准处置,目前全市储备隔离房间超过8万间,流调人员超过5000人。

  3. 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能力,全市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已达500万管以上,定点医院床位超过1万张。

  4.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预计第四季度上海GDP增速有望回升至4%左右。

市民注意事项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1. 主动配合防疫:继续配合做好核酸检测、扫码测温等防控措施,近一周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平均每日约400万人次。

  2. 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10月份全市发热门诊共报告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约8000人次。

  3. 减少聚集活动:近期仍应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降低感染风险。

  4. 关注权威信息:通过"上海发布"等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上海连续三天无本土新增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让我们继续携手,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为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