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新冠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新冠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已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我市在疫情期间也经历了严峻考验,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详细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并通过具体数据展示疫情对我市各产业、就业、消费等领域造成的冲击。

新冠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新冠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市新冠疫情基本情况

根据我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3月至5月疫情期间,我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56例,其中轻型病例1,432例(占比77.2%),普通型病例398例(占比21.4%),重型病例26例(占比1.4%),无症状感染者累计报告3,247例,疫情期间,我市共划定高风险区12个,中风险区45个,实施封控管理的小区达到78个。

从时间分布来看,2022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为疫情快速上升期,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89例;4月11日至5月5日为平台期,单日新增维持在30-50例之间;5月6日后进入下降期,至5月25日实现社会面清零,整个疫情期间,我市共开展12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人次达3,200万。

疫情对我市宏观经济的影响

根据我市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523.6亿元,同比增长3.8%,较2021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6.3亿元,增长4.2%
  • 第二产业增加值1,845.7亿元,增长3.1%
  • 第三产业增加值2,521.6亿元,增长4.3%

从月度数据看,3月份GDP增速明显放缓,仅增长2.1%,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3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4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1-2月回落3.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7%,制造业投资增长4.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

财政收入方面,1-3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3.5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502.4亿元,增长1.7%;非税收入121.1亿元,增长8.3%,财政支出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9.2亿元,增长12.6%,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8.7%。

疫情对各产业的具体影响

工业经济

2022年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较1-2月回落1.8个百分点,3月当月仅增长1.9%,分行业看:

  • 汽车制造业下降8.7%
  •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5.3%
  • 装备制造业增长3.8%
  • 医药制造业增长12.5%
  • 食品工业增长6.2%

重点监测的120种工业产品中,3月份产量同比下降的有56种,占比46.7%,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2.3%,较上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

服务业

服务业受冲击最为严重,1-3月,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4.3%,较上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 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下降2.3%
  • 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下降18.7%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下降5.2%
  •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3%

3月份,全市客运量同比下降42.3%,其中铁路客运量下降38.7%,公路客运量下降52.1%,民航客运量下降65.3%,快递业务量下降17.8%。

消费市场

1-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7.3亿元,同比下降1.2%,为202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 3月份下降8.7%
  •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5%
  • 餐饮收入下降22.3%
  • 商品零售下降0.4%

分类别看:

  • 粮油食品类增长6.2%
  • 日用品类下降2.3%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5.7%
  • 化妆品类下降12.5%
  • 金银珠宝类下降18.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9.8%
  • 汽车类下降11.2%

线上消费保持增长,1-3月全市网上零售额增长1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8.7%,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根据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2022年一季度:

  •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23万人,同比下降18.7%
  • 城镇登记失业率3.65%,较上年末上升0.35个百分点
  •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58万人,同比增长32.1%

重点群体就业方面:

  • 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
  • 农民工返岗率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同比下降23.4%

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弱,一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1.12,较上年同期下降0.28,监测显示,3月末全市企业用工总量同比下降2.3%,其中服务业企业用工下降4.7%。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调查显示,3月份:

  • 6%的中小企业表示受到疫情影响
  • 3%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
  • 7%的企业现金流仅能维持1个月以内
  • 5%的企业面临订单减少问题
  • 8%的企业出现员工流失

分行业看:

  • 住宿餐饮业受影响面达96.2%
  • 零售业受影响面达89.7%
  • 文化旅游业受影响面达93.5%
  • 制造业受影响面达78.3%

政府应对措施及政策效果

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 财政方面:安排疫情防控专项资金15亿元,减免各类税费约32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6亿元。
  2. 金融方面: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00亿元,为受困企业办理贷款展期金额达85亿元。
  3. 就业方面: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5,000个,发放就业补贴1.2亿元。
  4. 消费促进:发放消费券1.5亿元,带动消费约6.8亿元。

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 4月份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2.3%
  • 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金额同比增长15.6%
  •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4月下旬零售额环比增长8.7%

未来展望与建议

尽管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但随着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和各项政策的落地见效,经济有望逐步恢复,建议:

  1. 继续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
  2.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
  3. 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4.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5.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总体来看,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22年全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左右,通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市经济将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